城区党史遗址和纪念设施
发布时间:2020-07-01  浏览次数:
 

利用纱厂(公司)旧址

 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城区锡澄运河东岸、五星桥堍绿化带内

【保护级别】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

【利用级别】暂无

【历史简介】利用纱厂于1901年由地方实业家祝丹卿、吴汀鹭、钱以汀等9人合股筹建,1908年又创办利用公司,为江阴地区最早兴建的棉纺企业。1926年中共江阴独立支部成立后,在利用纱厂开展工运工作,积极启发工人的思想觉悟,秘密培养和发展工人入党。1929年4月,中共江苏省委派在无锡做秘密工作的陈唯吾(化名曹平)回到江阴组成临时县委,积极加强城市党的秘密工作和深入开展职工运动,先后恢复了利用纱厂等7个城区基层党支部。11月7日,利用纱厂党支部在临时县委领导下,以发动工人改善生活为名,包围账房间,推举代表与资方进行谈判。经过斗争,资方同意为工人增加工资。1930年5月30日,为反对厂方无故开除9名工人,利用纱厂在党的领导下,以增加米贴为由,借纪念五卅惨案5周年的机会,发动全厂1300多名工人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大罢工,虽遭国民党军警、商团镇压,但在江阴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新中国成立后,利用纱厂先后更名为江阴五一棉纺厂、江阴利用棉纺织厂、利用棉纺集团公司。2000年4月被列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。2005年,江阴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司旧址上,建设城市“文化建绿”景观工程,将“利用纱厂旧址”建成历史文化景观,建筑面积41.04平方米。

 

叶飞手书陈毅诗碑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黄山军事文化遗址公园(黄山之巅)

【保护级别】暂无

【利用级别】暂无

【历史简介】1939年5月1日,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“向南巩固、向东作战、向北发展”的战略方针,叶飞率新四军第六团从茅山地区出发东进,以江南抗日义勇军(简称“江抗”)名义对日作战。国民党顽固派为限制“江抗”东进,勒令新四军西撤,并不断挑起军事摩擦。9月上旬,在江阴马镇湖塘里,“江抗”突遭国民党“忠救军”章晓光部的偷袭,副总指挥吴焜不幸牺牲。吴焜牺牲后,“江抗”指战员异常愤怒,誓与“忠救军”决战。国民党第三战区得到情报后,向新四军军部施加压力。10月初,新四军军部为顾全大局,经与国民党第三战区谈判,决定双方同时撤兵,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亲赴江阴传达军部指示,动员“江抗”西撤。陈毅来到江阴周庄定山湾“江抗”总指挥部,带领“江抗”西撤至西石桥进行整编。在西撤途中,陈毅看到满目皆是被侵华日军摧毁的国民党军队工事,便脱口吟诵七绝《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》,抒发抗日豪情。诗文为:“江阴天堑望无涯,废垒犹存散似沙;客过风兴敌惶急,军民游击满南华。”1987年5月,原新四军第六团团长叶飞挥豪书写陈毅诗文。同年8月,江阴市政府将叶飞手书诗文勒石成碑,立于黄山之巅,建筑面积10平方米。

黄山炮台旧址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市黄山军事文化遗址公园(鹅鼻嘴公园内)

【保护级别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

【利用级别】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防教育基地

【历史简介】黄山炮台地处长江南岸的黄山上,自古为军事要地,明、清和民国时期在山上修筑炮台和军事设施多处。解放战争时期,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,国民党对江阴黄山炮台进行了重点布防,设有总炮台1座、大炮台3座、流动炮团1个,配有100毫米榴弹炮、加农炮各12门,三七战防炮16门,五七战炮36门,二五机关炮2门,驻防官兵达7000余人。解放战争后期,为突破江阴天堑,中共华中五地委、华中工委,以及人民解放军十兵团等先后对江阴要塞守军开展策反工作,并在要塞内部建立了地下党组织。1949年4月21日晚,人民解放军东集团军开始渡江作战。22日凌晨,在中共地下组织策动下,江阴要塞黄山炮台守军成功举行起义,撕开了国民党军队设于长江下游的防线,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炮台旧址现存明清土炮台遗址2处、清末混凝土炮台3处、民国钢筋混凝土炮台12处,另有弹药库3间、观察所1座、机枪掩体3处,是国内现存的颇具规模的军事遗址。199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。

 

 

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

 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市人民中路60号

【保护级别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

【利用级别】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

【历史简介】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为中西合璧的2层楼房,民国初年由江阴实业家、爱国民主人士吴汀鹭先生所建,整座建筑坐北朝南,集木雕、灰雕、砖雕、石雕与一体,有照壁、花园和前、中、后房屋三进四侧。抗日战争时期,此宅曾被侵华日军强占为驻澄警备司令部。抗战胜利后,被国民党军队接收,1947年被作为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。1949年4月22日,江阴县城解放军,要塞司令部由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接管。4月28日,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首届党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,成为海军司令部所在地。5月中旬,人民解放军江阴要塞司令部在此正式成立,刘世湘任司令员,唐君照任政委。此后,这里相继驻扎过陆军、海军部队。1992年9月被列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。2003年,解放军某部正式将其移交给江阴市人民政府。经过精心修缮保护,旧址成为融名人故居、优秀建筑、党史遗址于一体的人文景观。2009年2月被命名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2013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。

 

 

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

 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市滨江中路黄山岗桥西北侧

【保护级别】暂无

【利用级别】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党史教育基地

【历史简介】江阴革命烈士陵园地处黄山脚下,依傍山势,坐北朝南。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原名江阴革命烈士陵园。该陵园于1993年4月开始筹建,地处黄山脚下,依傍山势,坐北朝南,占地面积3.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,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,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,著名书法家沈鹏为陵园题写园名。陵园建有1个纪念碑、2个纪念馆,展出革命文物310件。其中,东侧的革命烈士纪念馆(由叶飞题写馆名)面积为1100平方米,1997年4月开馆展出,陈列着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700多位烈士的英雄事迹,并有大型壁画、油画、雕塑、实物和场境、照片;西侧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由张爱萍题写馆名,面积1100平方米,馆内陈列有165件革命文物、211幅图片,通过声、光、电现代布馆手段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历史画卷。1998年3月被命名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2009年2月,陵园内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命名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;2011年4月,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。2016年3月进行升级改造(升级改造后的烈士纪念馆陈列有900多位烈士),并改名为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。

 

 

兵燹灾民公墓

 

  

【地       址】江阴市澄江街道皮弄村

【保护级别】暂无

【利用级别】暂无

【历史筒介】1937年11月底,侵华日军在江阴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,损失惨重。12月1日,日军占领江阴县城后实施疯狂报复。12月3日,日军100多人闯进花山北麓的曹鲍村进行烧杀抢掠。第二天下午,日军用绳索将42名男子(其中6名外地难民)两人一组背对背地捆绑在一起强行赶进2间独立碾房,锁上大门后在四周堆上柴草木板,泼上火油焚烧。42人全部被烧死,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曹鲍村惨案。事后,遇难者亲属将烧成一团、无法辨认的尸骨装入箩筐,埋在村旁一块空地上。1938年,村民集资在墓前立了一块刻有“兵燹灾民”字样的石碑,并刻上36位当地村民的姓名和年龄。原碑于1963年由江苏省阶级教育展览馆运至南京作永久性陈列,现碑为复制品。1995年8月,江阴市委、市政府和原要塞镇党委、政府对墓地进行重修,建成兵燹灾民公墓,建筑面积50平方米,保护范围面积200平方米,成为江阴见证侵华日军暴行的唯一铁证。2013年4月4日,由于花北路扩建原因,兵燹灾民公墓移址皮弄村花山安息堂内,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。

 

 
 
版权所有:江阴市档案史志馆
Copyright©2020 www.jydaszg.com苏ICP备19025769号-1
技术支持:江苏领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